臺大BIM研究中心
  • 首頁
  • 關於BIM中心
    • 組織成員
    • 歷年活動
  • BIM專欄
    • 營建知訊列表
  • 出版/媒體
  • 教育活動
    • 年度訓練計畫
    • 學員回饋
    • BIM for Owners
    • 訓練活動
    • 研討活動
    • 開放式課程
  • 相關連結
    • 合作夥伴
    • 國內外 BIM 網站
  • 聯繫訊息
  • FB粉絲頁
  • 台灣BIM聯盟
  • 營建知訊列表

[營建知訊轉載]疫情時代的全球BIM 線上發展交流—Agora BIM World 2020(上) 周敬淳、柳儒錚、謝尚賢、張國儀、郭韋良(2020.8)

8/31/2020

0 評論

 
周敬淳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BIM 研究中心專案經理
柳儒錚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BIM 研究中心協理
謝尚賢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BIM 研究中心總編輯
郭韋良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生
全球五大洲專家齊聚線上分享BIM 發展現況

  新冠疫情從2020 年初開始延燒至今仍未停歇,全球各地此起彼落成為染疫熱區;儘管世情艱難,但眾人仍持續在困境中努力平衡生活的步調,也因此開創出有別於過去的交流方式,例如近期由西班牙知名教學機構Zigurat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以下簡稱Zigurat)所舉辦之Agora BIM World 2020(圖一)。
圖片
Zigurat 為臺大土木系BIM 研究中心之國際夥伴,更與全世界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學術機構有密切的合作關係,對於推動跨國工程教育不遺餘力。此次所舉辦之Agora BIM World Event 更是將主題聚焦在全世界的BIM 發展現況,邀請到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各地區的專家,齊聚線上分享BIM 在工程上的實際應用案例、政府相關政策,以及過程中所面對的阻礙及困境有哪些;臺灣的BIM 現況則是由臺大BIM 中心謝尚賢主任受邀進行報告(圖二)。本文將以世界五大洲的分類方式,介紹目前BIM 於全球的發展狀況,希望能為臺灣的營建工程產業提供更全面的觀點。
圖片
〈歐洲〉
英國已有73%營建公司使用BIM
英國Dr. Stephen Paul Coates
RIBA Chartered Architectural Technologists
​

講者 Stephen Paul Coates 是英國皇家建築協會特許建築學專家。他從統計資料開始介紹英國的發展,並說明英國幾個重要的BIM 工作團體與組織。
英國政府在2011 年5 月發佈「Government Construction Strategy」,要求2016 年後的BIM 專案必須完全採用BIM 技術,至少需達到3DBIM 模型的專案與資產資訊的數位化。根據NBS 的調查,2020 年英國已有73%的營建公司正在使用BIM。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英國在宏觀成熟度的表現為世界最佳,這要歸功於英國政府推出的政策。這段時間能成功轉型的關鍵在於標準、指引與分類系統。這三者是定義BIM 方法的關鍵要素。而英國在標準、指引與分類系統的成功發展,後續也成為British Standards(英國標準)進一步發展成為國際標準ISO 19650 的契機。
Stephen 特別提到,BS-1192 中廣為人知的BIM Level 2 概念,已由UK BIM Framework 取代。UK BIM Framework 採用了ISO 19650的資訊管理框架,提供英國營建產業導入BIM 的方法框架,其中包含了標準、英國BIM 指引框架(UK BIM Guidance Framework)和其他實用的參考資料。
英國 BIM 聯盟(UK BIM Alliance)是英國BIM 政策的主要提供者,主要目標是作為獨立且可靠的領導組織,以建立與支持共同的認知、方法以及意見。從其組織架構圖可看出buildingSMART UK &Ireland 是主要的成員,除此之外,亦包含專業小組,這些專業小組對
英國BIM 的發展相當重要。
另一個單位是由商業、能源暨工業策略部(Department ofBusiness, Energy & Industrial Strategy)及劍橋大學合作組成的Centre for Digital Built Brittan(CDBB),CDBB 專注於研究建築與土木產業如何運用數位方法達成更好的設計、施工、營運及整合施工環境。
西班牙地方政府制定BIM 政策積極推動
西班牙Sergio Munoz
Secretary of buildingSMART Spain
​

講者 Sergio Munoz 是buildingSMART Spain 的秘書長。談到西班牙的BIM 發展現狀,Sergio 表示,目前西班牙政府並沒有整體的數位轉型發展策略,但有許多組織正在採納BIM。
西班牙政府在五年前開始制定一些全國性的指引,例如提供給使用者的BIM 指引以及分類系統(如:GuBIMClass),除此之外,也有給客戶的BIM 指引。雖然目前仍缺乏全國性的政策,但已有許多公部門採用BIM。2014 年歐盟公布了Public Procurement Directive,而西班牙政府則在2017 年制定Law for Public Procurement,促使公部門有能力採用BIM,但未做強制的要求。
有趣的是,在推動BIM 導入上,西班牙的地方政府似乎更加積極。加泰隆尼亞政府是第一個強制要求使用BIM 的地方政府,也是唯一制定BIM 政策推行的地方政府,自2019 年6 月開始,加泰隆尼亞的營造與設計皆需要運用BIM。而馬德里市政廳目前也才剛開始嘗試使用電子審照。但若把眼光拉到整個營造產業來看,私部門對BIM的態度又比公部門來得更積極,這點可以從許多的研討會、展覽,甚至是有專門的Podcast 看出端倪。
從整體趨勢來看,儘管沒有強制要求,西班牙公部門業主的BIM成熟度仍發展得越來越好,像是交付項目、BIM Uses、執行計畫等,BIM 的相關工作也越來越多。
德國交通工程案必須採用open BIM 標準交付
德國Mirbek Bekboliev
Techical Project Manager at buildingSMART Germany
​

Mirbek Bekboliev 是位建築物理工程師,專長是BIM 永續設計,也在buildingSMART Germany 擔任技術專案經理(Technical Project Manager)。這次演講他主要介紹buildingSMART 在德國的發展情況及德國的BIM 發展概要。
buildingSMART 是一個國際非營利組織,在世界各地有許多分部( Chapter ) , 像是Mirbek 所屬的buildingSMART Germany 。buildingSMART 的願景是透過開放標準驅動營建價值鏈的數位轉型, 以提升建築與設施生命週期的生產力、品質及永續力。buildingSMART 的前身是由數家美國公司於1994 年聯合創立的Industry Alliance for Interoperability(IAI),目的是促進營建產業軟體之間的資訊交換。1995 年IAI 開放世界各地組織加入,名稱中的「Industry」則於1996 年改為「International」。1996 年IAI 德國分部成立。2005 年因會員認為「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Interoperability」這個名字過於冗長,遂改名為buildingSMART。
Mirbek 解釋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 的工作架構可分為四種單位。其中「Working Rooms」是較高層級的長期工作團體,包括土木(Infrastructure)、建築(Building)、科技(Technical))等,每年至少在春秋兩季固定召開會議,Working Rooms 可包含「Expert
Groups」、「Project Groups」與「Roundtable」。
「Expert Groups」由特定應用的專家組成,目標在提供專家之間的經驗交流、流程理解,以及特定應用的資料交換相關議題探討。「Project Groups」負責標準的制定,確保標準能與國際接軌。「Roundtable」則提供一個中性的平台,當有專家想要發起討論時,可透過這個平台邀集其他專家來討論需求或是未來發展策略。
buildingSMART Germany 目前幾個重點工作項目包含:BIM User Book 第三版編撰、IFC4 翻譯,以及General Fire Safety Requirements 編撰。BIM User Book 旨在提供使用者openBIM 的指引,內容包含了標準和許多實際案例,值得讀者參考。除此之外,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 的官網上也整理了許多BIM 使用案例(Use Cases),有興趣的讀者可到網站上瀏覽相關資料。
德 國 聯 邦 交 通 和 數 位 基 礎 設 施 部 ( Federal 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and Digital Infrastructure)是德國主要的BIM 政策推動單位。為了促進BIM導入,其在2015 年底提出了三階段的導入規劃。頭兩年為第一階段,主要任務是釐清需求;2017 年開始進行試驗型專案;最後一個階段,從2020 年開始,規定德國交通工程案必須採用openBIM 標準交付,其中IFC(Industrial Foundation Classes)更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依統計顯示,目前德國已有兩成的公司具備BIM 執行策略,四成正在發展BIM 執行策略,三成有規劃發展BIM 執行策略,僅有約一成沒有規劃。值得一提的是,若看建築生命週期的規劃、營造、運維三個階段,規劃階段的公司採用BIM 的比例較高,營造階段次之,而運維階段最低。規劃階段有超過70%的公司正運用BIM 作業,而不到兩成的運維公司有使用BIM。政府專案則大約有10%的政府標案要求使用BIM。
在報告的最後,Mirbek 描述了推動BIM 的幾個挑戰。第一是專業人才難尋,有52%的企業反映難找到合適的專業人才;第二是投入成本仍高,有48%的企業認為軟體費用是沉重的負擔;第三是BIM能力認證制度,就好比駕駛汽車一般,要能勝任BIM 相關工作,應具備適足的專業知識,且專業認證機制也能讓更多人看見BIM 的價值。
〈亞洲〉
臺灣嘗試導入國際規範與認證
臺灣 Shang-Hsien(Patrick) Hsieh
Professor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臺灣的營建產業自90 年代起即朝向數位化與營建自動化發展,在90 年代後期營建產業開始體認BIM 技術的重要。而國立臺灣大學也在同時期2009 年成立資訊模擬與管理研究中心(亦稱臺大BIM 中心),提供產官學研界一個BIM 與其他數位技術之交流平台,並協助各界導入BIM 。各界也因此紛紛成立各自的BIM 中心,負責BIM相關業務之推動。
在 2011 年,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舉辦了第一屆BIM Award,一共有五個專案入圍,其中四個專案皆屬於設計顧問,一個專案屬於營造廠。觀察當時臺灣BIM 的發展脈絡,主要以各大型工程顧問在設計檢討、數量計算與方案呈現上為主,而營造廠則是因為過於複雜的專案而不得不導入BIM 以降低風險。當年唯一入選的營造廠為建國工程,因為負責高雄衛武營的建造,在面對該案期程壓力及複雜的不規則曲面造型,傳統作法無法有效處理與溝通,因而毅然決然地投入BIM 技術,建國工程甚至因衛武營案而獨立出衛武資訊這間BIM服務公司,專心致力於BIM 技術的服務。而衛武營一案也成為後來營造廠間的指標,因為其效益吸引許多廠商紛紛投入BIM 的應用。除此之外,BIM 全生命週期應用也延伸至設施營運維護管理的應用,亦有廠商開始探索這個領域。
2014 年,中央政府開始推動BIM 的應用,逐步從零星專案的要求,到2 億以上公共工程都要使用,地方政府在這樣的政策下紛紛響應,其中以新北市與台北市的推動力道最大。值得一提的是,新北市政府甚至推出電子審照的平台,用以審查廠商的模型是否符合規範。然而就規範面,臺灣政府仍未推出國家的BIM 規範,目前僅有各地方政府及研究機構的BIM 指引為參考。
2015 年,台灣BIM 聯盟成立,該聯盟係由政府科技部的專案發起,由臺大BIM 中心負責推動,主要負責BIM 的推廣與協助營建產業進行BIM 技術的導入。截至目前,該聯盟已有69 位會員,其中50位來自業界,其他19 位分別來自政府及學術單位。每年會舉辦會員成果展,發表聯盟會員在BIM 技術應用的成果與突破。2018 年,在英國標準學會的協助下,促成Taiwan BIM Group 的成立,成員由產學研界組成。主要負責國際標準(ISO 19650-1、ISO19650-2)的翻譯與推廣。
而近年來臺灣的BIM 應用,從如何使用BIM 工具,轉變到如何有效率的將BIM 融入其流程,像是設計單位開始為了讓設計更自動化,而開發了一系列的自動化工具(如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藉此增加工程師的工作效率;為了方便業主管理設備而開發的設施維護系統(如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營造廠為了讓現場管理更方便及有效率,將BIM 結合了查驗系統與AR 的技術(如建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更嘗試導入國際規範ISO 19650 並通過認證。這些年看下來,可以發現臺灣產業在應用BIM的決心與成熟度一直在前進,令人期待接下來的發展。
新加坡政府與業界合作制定官方規範
新加坡Catherine Loke
1st VC of SIA*
​

新加坡政府自2010 年就開始積極進行BIM 的發展,而其框架面向有法規、契約等項目,透過與業界的合作,制定出官方的規範,使業界有一個可以遵循的框架來執行BIM,雖然新加玻的願景是凡與工程相關之活動都可以與BIM連結,但目前他們仍然在摸索的道路上。
*SIA 為新加坡的建築師協會,對於新加坡政府制定的BIM 準則貢獻了一定程度的心力。
​身為建築師,講者Catherine 分享了她在事務所執行BIM 的實務過程,該事務所只有兩個人,他們要負責建築相關的所有業務,而也是因為將BIM 融入事務所作業流程的關係,一切的工作只需要兩個人即可。例如其所承接的一個廠房專案,他們從BIM 發展方案,嘗試不同設計方案的呈現,接著進入到細節的展示,盡可能地將所有能用BIM 呈現的細節都交由BIM 處理,接著視不同的需求產出對應的資料;比如透過模型使德國製造木構造的廠商可以更快速清楚的處理各木構造接頭、開孔的預製;透過模型與結構工程師溝通建築與結構的介面;透過BIM VIEWER 與業主溝通設計方案的成果;對於數量也透過BIM 產出各式各樣的數量;透過BIM 產出細部設計圖說,搭配模型成果,使營造廠可以更快速的檢討與發展施工圖。再搭配OPEN BIM 的概念,面對各單位的合作溝通需要透過各種平台、轉檔格式以利交互操作之進行。BIM 在新加坡的應用有非常多面向,而這次的分享僅就小型建築師事務所提供其經驗談。礙於篇幅所限,敬請期待下期將分享美洲(包含加拿大、美國、智利等)與非洲的BIM 發展現況。 (下集待續)
轉載自營建知訊第451期,頁68-76。
0 評論



發表回覆。

    RSS 訂閱

    文章類別

    全部
    中國工程師學會 工程雙月刊
    營建知訊

    發佈時間

    一月 2023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九月 2013
    八月 2013
    六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三月 2013
    二月 2013
    一月 2013
    十二月 2012
    十一月 2012
    十月 2012
    九月 2012
    八月 2012
    七月 2012
    六月 2012
    五月 2012
    四月 2012
    三月 2012
    二月 2012
    一月 2012
    十二月 2011
    十一月 2011
    十月 2011
    九月 2011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關於BIM中心
    • 組織成員
    • 歷年活動
  • BIM專欄
    • 營建知訊列表
  • 出版/媒體
  • 教育活動
    • 年度訓練計畫
    • 學員回饋
    • BIM for Owners
    • 訓練活動
    • 研討活動
    • 開放式課程
  • 相關連結
    • 合作夥伴
    • 國內外 BIM 網站
  • 聯繫訊息
  • FB粉絲頁
  • 台灣BIM聯盟
  • 營建知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