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BIM研究中心
  • 首頁
  • 關於BIM中心
    • 組織成員
    • 歷年活動
  • BIM專欄
    • 營建知訊列表
    • 土木水利電子報列表
  • 出版/媒體
  • 教育活動
    • 暑期課程/高中職營隊
    • 年度訓練計畫
    • 開放式課程
    • 訓練活動
    • 研討活動
    • BIM for Owners
    • 學員回饋
  • 相關連結
    • 合作夥伴
    • 國內外 BIM 網站
  • 聯繫訊息
  • FB粉絲頁
  • 台灣BIM聯盟
  • 企業徵才

[營建知訊轉載]LOD意謂詳細度或完整度 謝尚賢 (2012.5)

5/31/2012

0 評論

 
謝尚賢  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教授兼工程資訊模擬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詳細度」抑或「完整度」
相信許多人常在應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的討論中聽到或相關文章中讀到LOD這樣的字眼,多數人常直覺地認為它是英文Level of Detail的縮寫,因此翻譯成「詳細度」或「細緻度」。但其實BIM的LOD字眼應是源自美國建築師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簡稱AIA)的E202號文件,其中LOD這個字眼是Level of Development的縮寫,應可翻譯為「發展程度」,用來指稱BIM模型中的模型元件(Model Element,定義為模型的一部份,可以代表一個零件、系統或組件),在營建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中所被期待的「完整度」(Level of Completeness)。在E202號文件中定義了以下五種發展程度(Level of Development,LOD):
  • LOD 100:整體建築量體之面積、高度、體積、位置、座向等資訊可以3D模型或其他資料型式表達。
  • LOD 200:模型元件(Model Elements)為具近似數量、尺寸、形狀、位置、方向等資訊之泛用型系統或集合體(Generalized Systems or​ Assemblies)。非幾何屬性資訊也可建置於模型元件中。
  • LOD 300:模型元件為具精確數量、尺寸、形狀、位置、方向等資訊之 特定集合體(Specific Assemblies)。非幾何屬性資訊也可建置於模型元件中。
  • LOD 400:模型元件為具精確數量、尺寸、形狀、位置、方向等資訊及 具完整製造、組裝、細部施作所需資訊之特定集合體(Specific Assemblies)。非幾何屬性資訊也可建置於模型元件中。
  • LOD 500:模型元件為具實際數量、尺寸、形狀、位置、方向等精確資訊之完工集合體(Constructed Assemblies)。非幾何屬性資訊也可建置於模型元件中。
如果以目前的工程圖概念來對應以上的LOD,或可簡單地得到如下關聯:LOD 100乃相當於概念設計(Conceptual Design)圖;LOD 200則相當於初步設計(Preliminary Design)圖;LOD 300可對應到細部設計(Detailed Design)圖;LOD 400則相當於施工(Construction)圖;而LOD 500則相當於竣工(As-built)圖。因此在直覺上,模型元件的發展應是會隨著營建生命週期的進展而越來越完整而詳細,於是,將LOD解讀成Level of Detail(詳細度)好像也是相同的,而且更簡單直覺。
 
資訊完整度  各階段各取所需
 
但是,為何AIA的E202號文件卻要使用Level of Development(發展程度)呢?是無心的字眼選擇,還是刻意的呢?筆者覺得很可能是後者,而關鍵應就在「完整度」與「詳細度」所要表達的觀念有所不同。E202號文件用Level of Development來描述BIM模型元件(而非整個模型)之「完整度」,並用「完整度」來說明,隨著營建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的發展,而逐步應用BIM模型元件時,會根據專案特性及不同階段所能掌握與所需要之資訊,而被期待在幾何與非幾何屬性資訊上有一定的完整度,亦即資訊之充分與必要程度。此外,同一工程階段的BIM模型元件們並不必然需要相同之資訊完整度。而「詳細度」為一較普遍之用詞,乃在描述模型元件細節的完成度,並未提示模型元件所含資訊是否完整且必要,又較容易讓人覺得在同一工程階段的BIM模型中所有元件都會有相同之「詳細度」。因此,AIA的E202號文件選擇使用Level of Development(發展程度)來避免Level of Detail(詳細度)帶給人們的刻板印象。
   此外,我們也應注意,目前大家常以LOD來形容在某一工程階段整個BIM模型的發展程度,是一種相當簡化的說法,也容易造成誤導。應謹記LOD在E202號文件中其實是被設計來定義BIM模型元件(而非整個模型)在不同工程階段的完整度,以進一步釐清每個BIM模型元件之作者(Model Element Author)及其責任,而BIM模型元件的定義則可參考如CSI 綱要編碼(Uniformat)之標準。LOD的使用,也只有回歸到其設計初衷,並力求嚴謹,才能真正發揮功用,而不會適得其反,引來更多的誤解與紛擾。

轉載自營建知訊第352期
0 評論

    RSS 訂閱

    文章類別

    全部
    中國工程師學會 工程雙月刊
    營建知訊

    發佈時間

    三月 2023
    一月 2023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九月 2013
    八月 2013
    六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三月 2013
    二月 2013
    一月 2013
    十二月 2012
    十一月 2012
    十月 2012
    九月 2012
    八月 2012
    七月 2012
    六月 2012
    五月 2012
    四月 2012
    三月 2012
    二月 2012
    一月 2012
    十二月 2011
    十一月 2011
    十月 2011
    九月 2011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首頁
  • 關於BIM中心
    • 組織成員
    • 歷年活動
  • BIM專欄
    • 營建知訊列表
    • 土木水利電子報列表
  • 出版/媒體
  • 教育活動
    • 暑期課程/高中職營隊
    • 年度訓練計畫
    • 開放式課程
    • 訓練活動
    • 研討活動
    • BIM for Owners
    • 學員回饋
  • 相關連結
    • 合作夥伴
    • 國內外 BIM 網站
  • 聯繫訊息
  • FB粉絲頁
  • 台灣BIM聯盟
  • 企業徵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