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欽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工程資訊模擬與管理研究中心 執行長
政府的建築管理行政作業隨著都市發展的程度而愈趨複雜,而建築工程又是龐大資金的活動,工程從規劃設計到施工營運,牽涉到的各層專業人員、材料、業務,都相當龐雜,且環環相扣,牽一髮動全身,當事者(即所有各環節的利益關係者)身歷其中,常會產生來自各種可能因素的壓力,人們即常因這些龐雜的事務和過大的壓力而造成失誤或怠忽,這些情況是否可能因資訊技術的更多介入而有所改善是值得探討的。建築管理作業在人類聚居的社會裡,是個必要的程序,從多方蒐集的資訊來看,國際上大多數的國家都一樣,我國在這方面的制度,從民國四十年左右至今,改進的幅度相當大,近年成功地將技術與行政分工負責,可謂已達相當完善的地步[1]。十多年前,因應電腦製圖與文書處理作業的資訊化演變,所有建管系統即陸續改成數位化、電腦化,甚至網路化,這似乎是很自然的變革。爾今,BIM在全世界建築產業正掀起一波廣泛的討論與熱烈發展中,BIM技術在幾年後隨著ICT技術持續深化的進步下,也會逐漸取代許多傳統的工程作業,包括圖文資訊載體與作業程序、營運模式等。雖然建築管理作業應不必急於在業界尚未成熟與普及之際正式引進行政流程,但政府與業界仍有必要開始瞭解與探討因應之策,才不至於增加許多無謂的成本,及在作業流程、資訊格式與資訊處理上形成不易統一的局面。 一、國外發展現況 BIM應用在建管法規檢測方面可以從國內外近年發展的情況來瞭解,國外相關的研發活動,搭配相關軟硬體發展的歷史,可以從2013/05/12紐西蘭Johannes Dimyadi所整理的圖表[2]看出國際上在此技術方面努力的情況(如圖1),圖中紅色垂直虛線為2002年BIM術語的出現,之後,以BIM為基礎的自動化建築法規檢測技術即蓬勃發展,例如挪威的EDM Server 與 EDM Model Checker、芬蘭的Solibri Model Checker、新加坡的CORENET e-PlanCheck、澳洲的DesignCheck等。美國GSA(聯邦總務署)的空間檢測計畫、ICC(國際法規會)的SMARTCode計畫等,都是持續在努力的計畫之一,2011年起以FIATECH 的AutoCodes大型計畫最受矚目,該計畫第一階段的可行性研究已經在2012年底提出期末報告,旋即推動第二階段,目前正在進行中,該計畫號稱要將檢測時間從60分鐘降低到60秒,是個值得期盼的計畫。
0 評論
|
文章類別
發佈時間
三月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