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尚賢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兼 BIM 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開發ChatGPT聊天機器人程式 回響熱烈成立於 2015 年,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的 OpenAI 實驗室,最近推 出了他們所開發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ChatGPT,並開放讓人免費註冊使用。因為此基於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架構開發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 AI)產品能夠相當 即時且流暢地回應使用者的提問,並在對話過程中還會記憶先前與使 用者的對話,知識也相當廣博,很多與 ChatGPT 對話過的人都覺得超出原來的預期,並紛紛於社群媒體中發文分享,加上一些知名雜誌也都有專文介紹,因此蔚為風潮。筆者也不落人後,針對 AI 與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與 ChatGPT 進行了一場簡短的訪 談,以一窺此 AI 技術之進展。以下分享對話的螢幕截圖(PA 為筆者 之發問,回答者為 ChatGPT),並加註筆者的評論。 中文對話也通 有關人工智慧的回答......首先,筆者詢問是否可以使用中文,ChatGPT 很禮貌的回應,並做了自我介紹。接著,筆者提出一個關於人工智慧的問題: 由上可見 ChatGPT 回答得頗有邏輯,雖然偏重在上世紀的 50 及 60 年代(且一下說上世紀,一下子說 20 世紀),對之後的發展也嫌太簡略些,但就聊天而言,算是頗為得體。 接下來筆者繼續追問: 結果答案沒產生完就發生了如上的 network error 錯誤訊息(據網 路上討論,當答案太長時就容易出現此錯誤),且已產生一半的回答無法停留在畫面上。筆者又以同樣問題試了幾次,ChatGPT 也給了幾次不同的答案,都答得不錯,只是仍產生錯誤訊息,一直到下面這次: ![]() 接著,筆者繼續追問: 看來 ChatGPT 還滿謙虛的,也很有自知之明。接著,筆者改問有關 BIM 的問題: 看來 ChatGPT 似乎不清楚 BIM 是什麼,也說明了它無法利用網路搜索來協助回答問題,而是完全依賴從知識庫的訓練學習。不過筆者仍不死心,換了一種方式詢問: 結果 ChatGPT 就能說明 BIM 的定義。可見愈簡單直接的問法愈不易誤導 ChatGPT。同時,筆者也注意到 ChatGPT 會混用一些簡體字及中國大陸的用詞。 考考機器人 有關BIM與CAD的差異接著,筆者想考考 ChatGPT 能否進行「比較」: 雖然筆者覺得它對 CAD 及 BIM 的描述還不夠明確及正確,但看得出其比較說明的邏輯很清楚。 接者,筆者更直接無厘頭地問了:什麼是 LOD? 很可能是 ChatGPT 能記憶之前對話之特性,居然能與 BIM 的概念連結。但因筆者不滿意其回答,因此又暗示性的再問: 這次 ChatGPT 看似馬上就修正了,相當機靈。當然也不排除它認為 Level of Detail 與 Level of Development 是相同的。不過筆者沒打算繼續追問,改問更複雜的問題: 回答得中規中矩,四平八穩,不得不佩服。 接著,筆者考了 ChatGPT一個「Why」的問題: 並刻意再問一次: 可以看到 ChatGPT 如何重組它的知識內容,來給出不同但又近似的答案。 BIM與AI如何整合? 機器人如是說......接著,筆者問了關於 BIM 與 AI 如何整合的問題: 說實在的,如果這是期末考題,我覺得這樣的回答已比學生的平均水準要好了。 對於2050淨零碳排的看法然後,筆者問了一個目前大家關心的可能性問題: 必須說 ChatGPT 答得很不錯。 ChatGPT還會作詩、講笑話此外,因為聽說 ChatGPT 會作詩及講笑話,所以又進行了以下的對話: 可上網體驗與AI機器人聊天經由前面的訪談對話,相信大家對 ChatGPT 應已有自己的評價 了。筆者鼓勵大家可以自己試試,親身感受一下。 筆者身為教師與學術研究者,不免會想到將來的作業、報告與論文,會有多少是出自於 AI 之創作或協助,而人類不同於或超越 AI 的創造價值,要如何展現與被評量。近年來的科技(不只 AI)進步越來越快,但人類社會其他層面(例如法律規範、教育文化、價值認同等) 的因應與調適卻遠遠落後,造成越來越多的社會與心理問題,值得大 家深思。 有興趣的人可至 ChatGPT 網址:https://openai.com/blog/chatgpt/,展開一段與 AI 聊天機器人的對話體驗吧。 轉載自營建知訊第479期,頁57-64。
0 評論
謝尚賢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兼 BIM 研究中心主任 2022 非洲BIM調查報告 與2年前進行比較國內過去多關注歐美亞洲的 BIM 發展,鮮少關注非洲的 BIM 發展。我們報導過 BIM 非洲組織(BIM Africa: http://bimafrica.org)曾出版「2020 非洲 BIM 調查報告」(African BIM Report 2020)[1] ,來向全球報告非洲的 BIM 發展狀況,但可能注意到的人不多。其實,BIM 應用浪潮也已襲捲非洲各國,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剛出爐的「2022 非洲 BIM 調查報告」(African BIM Report 2022)[2],並與2020 年的調查數據進行一些比較,看看過去兩年在 COVID-19 疫情的衝擊下,非洲的 BIM 發展有何變化。此次的調查有超過 1,100 位的填答者,來自非洲 39 個國家(2020年是 26 個國家),西非、南非及東非各約佔 24-27%,北非有約 15%,中非最少,約佔 9%。填答者以來自中小企業(員工數小於 200 人)為多數(約佔 75%),主要為土木與結構工程師(約 21%)、建築師(約18%)、專案經理(約 11%)、BIM 經理/協調師(約 10%)、建築/工程/營造領域學者(約 9%)及數量估算師(約 8%),計約佔 77%。當填答者被問到是否曾經聽過 BIM,有約 88%的人回答「是」。此外,填答者中約 47%(2020 年約 44%)有建構過三維數位模型,約 33%(2020 年同樣約 33%)非從三維模型中產出二維數位圖,約27%(2020 年約 21%)有建構 BIM 物件,但有約 19%(2020 年約18%)還在產出手繪圖。 當填答者被問到在過去 12 個月他們曾參與的營建專案型態時 (可複選),最多的類型依序是私人住宅(約 35%)、辦公室(約 31%)、 教育相關(約 29%)、公共住宅(含社會住宅,約 23%)。而被問到在 組織內是否曾在所參與的專案中採用 BIM 時,有約 45%的填答者回 答「是」,與 2020 年的調查結果相同。而在工具軟體的使用上,Autodesk Revit 佔最大宗(約 56%),其次是 Graphisoft ArchiCAD(約 25%)。 公司自辦導入BIM比例較高圖一為填答者回答公司導入BIM的方式,調查結果顯示有約63% 是公司自辦,較 2020 年成長了約一倍,而部分自辦及部分委外的佔 約 24%,與 2020 年差不多。但回答不知道的人從 2020 年的約 36%, 降至只剩下約 6%,可見 BIM 在企業中的應用越來越讓人有感了。 圖一 非洲39國逾1100未填答者回答公司導入BIM的方式 關於 BIM 標準的採用方面,僅有約 34%的填答者說他們的公司有採用,其中以採用 BS 1192 為最多(23.47%),PAS 1192 次之(6.41%),ISO 19650 再次之(2.48%),還有 1.17%是採用 NBIMsUS。可見標準的採用目前還不普及,且非洲的營建業與歐洲的連結度看來是較高的。 BIM專案應用持續深化與擴散當被問到過去 12 個月在專案中數位應用之經驗時,填答者中在 產製二維數位圖及三維數位模型方面各有約佔 58%(可複選),且有 約 56%有跨領域合作設計之經驗;有約 39%曾在組織內跨領域分享 模型,約 35%表示曾與組織外設計團隊分享模型;約 17%曾應用非由 單一軟體所產生之聯合模型,約 31%表示參與專案從頭到尾使用一個 模型,而有約 22%曾傳遞模型給負責繼續管理建築的單位。前述的調 查結果數字,除了應用非由單一軟體所產生之聯合模型是減少的以 外,其餘都較 2020 年有顯著的增加,可見 BIM 的應用持續深化與擴 散中。 當被問到對一些 BIM 相關陳述的立場時,絕大多數(約 79%) 填答者皆強烈同意應用 BIM 對營運維運階段的好處;大多數都同意 需要由製造商提供 BIM 元件;有約 60%的填答者不認為 BIM 只是為 了大型組織,較 2020 年的 50%增加了 10%;大多數填答者認為政府 採購的人員及私業主都不瞭解 BIM 的好處。 缺乏訓練及政府支持 為BIM推動困境當被問到應用 BIM 遇到的障礙時,大多數的填答者認為是「缺 乏訓練」(約 72%)及「缺乏政府的支持」(約 55%);有四成多的填答者認為是「缺乏業主需求」(約 45%)、「初始建置成本」(約 43%) 及「缺乏機構內的 BIM 專長」(約 42%)。這些障礙也常見於與全球 其他地區之 BIM 發展過程。 BIM專案應用持續深化與擴散當被問到所屬組織的未來 BIM 應用時,有約 23%回答目前所有 專案都應用 BIM(2020 年為約 11%),21%回答目前主要專案都應用 BIM(2020 年為約 15%)。而預期將會於一年、三年及五年後,所有 專案都應用 BIM 的比例有約 22%、28%及 52%,主要專案都應用 BIM 的比例有約 27%、36%及 16%。可見大家對未來的 BIM 應用是樂觀 的。 看完前面的摘要介紹,不知道大家對非洲的 BIM 發展是覺得符 合預期,還是出乎意料?筆者在疫情後感受到業界對數位轉型的態度 明顯地轉趨積極,而 BIM 應用是營建產業數位轉型的基本功,看到 非洲各國努力地進行與世界接軌的數位轉型,臺灣雖然起步得較他們 早,但若不積極持續深化與擴散,恐怕很快地就會落後了。 參考文獻 1. 周敬淳、柳儒錚、謝尚賢、張國儀、郭韋良(2020),「疫情時代的 全球 BIM 線上發展交流─Agora BIM World 2020(下)」,營建知 訊,第 452 期,75-83 頁。 2. BIM Africa (2022). ”Africa BIM Survey (ABS) 2022: Findings,” Africa BIM Report 2022, 17-26. Authored by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mmittee. Available at https://bimafrica.org/reports 轉載自營建知訊第478期,第105-108頁。
|
文章類別
發佈時間
一月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