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仕仲 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工程資訊模擬與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劉朝翔 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工程資訊模擬與管理研究中心專案經 今年四月,臺大BIM研究中心邀請了國內業界專家一同共進早餐,針對臺灣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之人才培育、市場需求以及 BIM 專業人員在臺灣營建產業未來的趨勢走向交換意見。 國內外企業徵才 需求大不同 為了瞭解產業對於BIM人才的需求,臺大BIM中心收集國內外營建產業所發佈的 BIM人才招募訊息。首先,從國外企業來看,除了基本的BIM Engineer或 BIM Model Engineer等技術建模人員外,大部分企業(包括建築師事務所、營造廠、顧問公司及水電專業承包商等)的需求多為管理階層的職缺,如「BIM Manager」、「BIM Lead」等,而此類職位也多以5至10年BIM 相關技術經驗為最低門檻。相關經驗除了基本的土木背景與熟悉BIM 建模軟體之外,國外企業也要求面試者在 BIM的環境下,擁有對BIM專案的理解力(生命週期階段範圍、交付項目、BIM模型規範的訂定等)與良好的溝通技巧來整合不同專業之能力和經驗。此外,許多建築師事務所、工程顧問公司也要求電腦程式設計之能力,以利開發BIM軟體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其目的是為了能配合公司本身的需求。最後,比較國外各大公司應徵內容可以發現,許多公司期望BIM Manager/BIM Lead此一職位具備教學能力,能將BIM之相關知識、軟體操作等技能全面導入內部。 而國內企業對於BIM人才的徵才情況,則由於臺灣 BIM相關知識與技術起步較許多國家晚,大多徵才網站上所開出的BIM相關職缺,並無嚴格要求BIM領域相關經驗及條件。一般皆以「BIM工程師」、「BIM建模工程師」、「BIM繪圖員」等製圖及軟體操作人員為主要招募對象。而其應徵條件多僅要求1至3年工作經驗即可。此外,建築土木相關背景也並非應徵此類工作的絕對條件。此現象顯示出,大多國內企業對於BIM技術導入目前還處於摸索的階段,業界普遍欠缺BIM相關軟體操作專業人員。當前國內具備 BIM相關軟體操作能力之工程師,主要還是欠缺現場工程經驗來作為 BIM塑模之基礎;然而,具備豐富工程經驗之工程師和工地主任大多無意願學習BIM的軟體操作。
頂尖BIM人才 四大條件 在專家們根據目前國內各公司所遭遇到之經驗,彼此交換心得與意見之後,歸納出未來土木工程界人才透過BIM工具來提升競爭力所需具備的條件,其中包括了四個面向: 一、 建築土木工程實務經驗 無論任何行業與時代背景,扎實的基本功是通往成功道路的不二法門,而建築土木產業也不例外。缺少實務經驗的土木工程師雖然被賦予了最先進的工具,但卻等同於一個會使用Microsoft Word電腦軟體卻不會寫文章的人,無法描述出所想要表達的內容。因此,除了學校基本的土木知識外,必須實際踏入工地,學習工地主任、工程師、現場專業人員、師傅等不同角色之經驗,從看施工圖、工地管理、工序排程到各工項施工要訣等,由做中學,才能快速的理解及應用。而累積的知識將是教科書和電腦軟體工具所無法替代的。 二、 BIM 軟體應用能力 雖然一再強調BIM技術應著重於「參數化」之設計與資訊在專案生命週期的流動和傳遞,然而絕大部分的資訊還是建立於三維模型上,如同現在AutoCAD的普及,建置BIM模型的基本塑模能力將會是未來土木營建工程師所具備的基本條件。另外,為了拉近BIM技術理念與實際軟體工具能呈現的功能間的距離,並滿足不同使用者的工程作業需求以及問題解決,電腦程式語言也將逐漸演變為土木工程師不可或缺的條件[1],針對不同軟體的API工具開發應用程式著手,才能將此技術發揮更大的效益。 三、 以 BIM 作為專案溝通整合之工具 不同於以往以2D圖說為主的資訊傳遞與溝通模式,BIM技術是以3D工程資訊模型為基礎,來貫串與整合專案生命週期中各項應用所需要之資訊[2]。因此,專業與專業之間的距離與合作關係,變得比從前的工作模式更加緊密連結。作為一個BIM的領導者,PM(Project Management,即專案管理)能力以及資訊與團隊的整合將是成功的一大關鍵。建築師、顧問公司、營造廠和專業廠商不再是獨立作業,而是相輔相成。在設計階段,當建築師與設計顧問團隊開始建置模型時,為了模型在施工階段能夠有效地被利用與延續,往往需要施工廠商針對可施工性一同做檢討。在這個過程當中,BIM的領導者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以模型做為業主、設計團隊與施工團隊之間的橋梁,使整個BIM流程可以順利地進行。 四、 以 BIM 作為創新之工具 因為科技和電腦軟、硬體的進步,而有BIM相關工具的產生,也使建築師更能夠發揮創意,不管是從建築外觀的創意、結構的創新、設計的優化、永續綠建築甚至智慧建築,都因為這些新工具而出現了源源不絕的可能性。從營造端來說,「實務經驗」與「新工具」的結合也造成許多衝擊,像是從3D、4D至nD的概念、工項排程的優化、預鑄構件的可能性,甚至嘗試利用3D列印技術來取代部分營造施工,目的都是為了能夠減少錯誤發生、提升效率和工程品質。以整個專案來說,BIM「雲端化」也創造出更多資訊管理上的價值。因此,未來的建築土木人才,會因為 BIM工具,為這個產業帶來更多創新的思維。 BIM工具應用 改變市場需求 BIM的趨勢對建築土木產業的影響不只是應用BIM工具後所帶來的效益,它也間接影響到了學界、業界對人才培育與應徵條件的改變。從各個層面來看,未來BIM人才的需求,將不僅僅是把軟體工具學好的「繪圖員」,而是需要以土木工程經驗為基礎,具備跨專業的溝通整合能力,並有著能夠突破框架的創新思維的多優勢人才,才符合目前及未來市場對於BIM人才的期望與條件。 參考文獻
(本篇刊載於營建知訊378期50-53頁)
0 評論
發表回覆。 |
文章類別
發佈時間
三月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