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BIM研究中心
  • 首頁
  • 關於BIM中心
    • 組織成員
    • 歷年活動
  • BIM專欄
    • 營建知訊列表
    • 土木水利工程學會電子報列表
  • 出版/媒體
  • 教育活動
    • 暑期課程/高中職營隊
    • 年度訓練計畫
    • 開放式課程
    • 訓練活動
    • 研討活動
    • BIM for Owners
    • 學員回饋
  • 相關連結
    • 合作夥伴
    • 國內外 BIM 網站
  • 聯繫訊息
  • FB粉絲頁
  • 台灣BIM聯盟
  • 企業徵才

[營建知訊轉載] BIM人才培育與市場多元需求 康仕仲 劉朝翔 (2014.07)

7/30/2014

0 評論

 
康仕仲 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工程資訊模擬與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劉朝翔 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工程資訊模擬與管理研究中心專案經

​今年四月,臺大BIM研究中心邀請了國內業界專家一同共進早餐,針對臺灣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之人才培育、市場需求以及 BIM 專業人員在
臺灣營建產業未來的趨勢走向交換意見。

國內外企業徵才 需求大不同

為了瞭解產業對於BIM人才的需求,臺大BIM中心收集國內外營建產業所發佈的 BIM人才招募訊息。首先,從國外企業來看,除了基本的BIM Engineer或 BIM Model Engineer等技術建模人員外,大部分企業(包括建築師事務所、營造廠、顧問公司及水電專業承包商等)的需求多為管理階層的職缺,如「BIM Manager」、「BIM Lead」等,而此類職位也多以5至10年BIM 相關技術經驗為最低門檻。相關經驗除了基本的土木背景與熟悉BIM 建模軟體之外,國外企業也要求面試者在 BIM的環境下,擁有對BIM專案的理解力(生命週期階段範圍、交付項目、BIM模型規範的訂定等)與良好的溝通技巧來整合不同專業之能力和經驗。此外,許多建築師事務所、工程顧問公司也要求電腦程式設計之能力,以利開發BIM軟體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其目的是為了能配合公司本身的需求。最後,比較國外各大公司應徵內容可以發現,許多公司期望BIM Manager/BIM Lead此一職位具備教學能力,能將BIM之相關知識、軟體操作等技能全面導入內部。
而國內企業對於BIM人才的徵才情況,則由於臺灣 BIM相關知識與技術起步較許多國家晚,大多徵才網站上所開出的BIM相關職缺,並無嚴格要求BIM領域相關經驗及條件。一般皆以「BIM工程師」、「BIM建模工程師」、「BIM繪圖員」等製圖及軟體操作人員為主要招募對象。而其應徵條件多僅要求1至3年工作經驗即可。此外,建築土木相關背景也並非應徵此類工作的絕對條件。此現象顯示出,大多國內企業對於BIM技術導入目前還處於摸索的階段,業界普遍欠缺BIM相關軟體操作專業人員。當前國內具備 BIM相關軟體操作能力之工程師,主要還是欠缺現場工程經驗來作為 BIM塑模之基礎;然而,具備豐富工程經驗之工程師和工地主任大多無意願學習BIM的軟體操作。

頂尖BIM人才 四大條件

在專家們根據目前國內各公司所遭遇到之經驗,彼此交換心得與意見之後,歸納出未來土木工程界人才透過BIM工具來提升競爭力所需具備的條件,其中包括了四個面向:

一、 建築土木工程實務經驗

無論任何行業與時代背景,扎實的基本功是通往成功道路的不二法門,而建築土木產業也不例外。缺少實務經驗的土木工程師雖然被賦予了最先進的工具,但卻等同於一個會使用Microsoft Word電腦軟體卻不會寫文章的人,無法描述出所想要表達的內容。因此,除了學校基本的土木知識外,必須實際踏入工地,學習工地主任、工程師、現場專業人員、師傅等不同角色之經驗,從看施工圖、工地管理、工序排程到各工項施工要訣等,由做中學,才能快速的理解及應用。而累積的知識將是教科書和電腦軟體工具所無法替代的。

二、 BIM 軟體應用能力

雖然一再強調BIM技術應著重於「參數化」之設計與資訊在專案生命週期的流動和傳遞,然而絕大部分的資訊還是建立於三維模型上,如同現在AutoCAD的普及,建置BIM模型的基本塑模能力將會是未來土木營建工程師所具備的基本條件。另外,為了拉近BIM技術理念與實際軟體工具能呈現的功能間的距離,並滿足不同使用者的工程作業需求以及問題解決,電腦程式語言也將逐漸演變為土木工程師不可或缺的條件[1],針對不同軟體的API工具開發應用程式著手,才能將此技術發揮更大的效益。

三、 以 BIM 作為專案溝通整合之工具

不同於以往以2D圖說為主的資訊傳遞與溝通模式,BIM技術是以3D工程資訊模型為基礎,來貫串與整合專案生命週期中各項應用所需要之資訊[2]。因此,專業與專業之間的距離與合作關係,變得比從前的工作模式更加緊密連結。作為一個BIM的領導者,PM(Project Management,即專案管理)能力以及資訊與團隊的整合將是成功的一大關鍵。建築師、顧問公司、營造廠和專業廠商不再是獨立作業,而是相輔相成。在設計階段,當建築師與設計顧問團隊開始建置模型時,為了模型在施工階段能夠有效地被利用與延續,往往需要施工廠商針對可施工性一同做檢討。在這個過程當中,BIM的領導者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以模型做為業主、設計團隊與施工團隊之間的橋梁,使整個BIM流程可以順利地進行。

四、 以 BIM 作為創新之工具

因為科技和電腦軟、硬體的進步,而有BIM相關工具的產生,也使建築師更能夠發揮創意,不管是從建築外觀的創意、結構的創新、設計的優化、永續綠建築甚至智慧建築,都因為這些新工具而出現了源源不絕的可能性。從營造端來說,「實務經驗」與「新工具」的結合也造成許多衝擊,像是從3D、4D至nD的概念、工項排程的優化、預鑄構件的可能性,甚至嘗試利用3D列印技術來取代部分營造施工,目的都是為了能夠減少錯誤發生、提升效率和工程品質。以整個專案來說,BIM「雲端化」也創造出更多資訊管理上的價值。因此,未來的建築土木人才,會
因為 BIM工具,為這個產業帶來更多創新的思維。

BIM工具應用 改變市場需求

BIM的趨勢對建築土木產業的影響不只是應用BIM工具後所帶來的效益,它也間接影響到了學界、業界對人才培育與應徵條件的改變。從各個層面來看,未來BIM人才的需求,將不僅僅是把軟體工具學好的「繪圖員」,而是需要以土木工程經驗為基礎,具備跨專業的溝通整合能力,並有著能夠突破框架的創新思維的多優勢人才,才符合目前及未來市場對於BIM人才的期望與條件。

參考文獻
  1. 郭榮欽(2012),"Revit 2012 API中文化 可親性高",營建知訊,第350期,第60-65頁。
  2. .謝尚賢(2013),"淺談BIM應用工具(四):協同作業",營建知訊,第362期,第58-65頁。

(本篇刊載於營建知訊378期50-53頁)
0 評論



發表回覆。

    RSS 訂閱

    文章類別

    全部
    中國工程師學會 工程雙月刊
    營建知訊

    發佈時間

    一月 2023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九月 2013
    八月 2013
    六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三月 2013
    二月 2013
    一月 2013
    十二月 2012
    十一月 2012
    十月 2012
    九月 2012
    八月 2012
    七月 2012
    六月 2012
    五月 2012
    四月 2012
    三月 2012
    二月 2012
    一月 2012
    十二月 2011
    十一月 2011
    十月 2011
    九月 2011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首頁
  • 關於BIM中心
    • 組織成員
    • 歷年活動
  • BIM專欄
    • 營建知訊列表
    • 土木水利工程學會電子報列表
  • 出版/媒體
  • 教育活動
    • 暑期課程/高中職營隊
    • 年度訓練計畫
    • 開放式課程
    • 訓練活動
    • 研討活動
    • BIM for Owners
    • 學員回饋
  • 相關連結
    • 合作夥伴
    • 國內外 BIM 網站
  • 聯繫訊息
  • FB粉絲頁
  • 台灣BIM聯盟
  • 企業徵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