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BIM研究中心
  • 首頁
  • 關於BIM中心
    • 組織成員
    • 歷年活動
  • BIM專欄
    • 營建知訊列表
  • 出版/媒體
  • 教育活動
    • 年度訓練計畫
    • 學員回饋
    • BIM for Owners
    • 訓練活動
    • 研討活動
    • 開放式課程
  • 相關連結
    • 合作夥伴
    • 國內外 BIM 網站
  • 聯繫訊息
  • FB粉絲頁
  • 台灣BIM聯盟
  • 營建知訊列表

[營建知訊轉載]台灣BIM 聯盟舉辦首場BIM 機電認證測驗 劉以晨、周敬淳 (2021.1)

1/31/2021

0 評論

 
劉以晨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案經理
周敬淳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博士生


首場BIM 機電認證考試登場
自2019 年開展BIM 建築認證後,臺大BIM 研究中心於2020 年11 月28 日推出首場BIM 機電認證,特別開放給台灣BIM 聯盟會員參加,報名人數非常踴躍。有鑑於目前業界對於BIM 機電專業求才若渴,希望藉由BIM 機電認證的舉辦,能為業界在人才招聘時有更明確的基準線可依循。本次機電認證考試要感謝多位業界專家積極協助擔任考試委員,制定題目、提供案例,並給予實務建議。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電專家一同投入認證題庫的建置。

機電專業在學習上與建築大不同
機電的學習過程有別於建築,基本上可分為五大系統,包含電氣、電信、消防、給水以及排水。每個系統都是一種專業,因此對於甫入門的BIM 機電使用者相對吃力,使用者必須要先了解圖面所呈現的設計,才有辦法繪製模型。機電識圖在一開始需要花相當多的時間來學習,而學得透澈與否,對於機電建模的邏輯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認證考試特別將機電識圖視為一大重點。
機電識圖基本上包含了平面圖以及昇位圖,與建築識圖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其呈現方式大多為單線示意,建築識圖則是標示實際位置。不同的機電技師所提供的機電設計圖雖然都符合審核標準,但因呈現上的差異,若對於識圖邏輯了解得不夠透澈,便會發現,更換一份識圖後又得重新研究的情形。由此可知,識圖邏輯對於機電專業來說相當重要。而機電需要呈現相當多的設備,以及不同管徑及不同子系統的管線,因此會搭配圖例說明,故了解圖例和設備管線之間的對應關係,會是機電識圖的另一項重點。

機電建模為認證測驗重點之一

在了解圖面呈現後,BIM 機電模型的另一重點便是「建模」,建模是認證考試中較難分辨專業度的一個部分,因為在不同背景下訓練出的機電人才,對於建模完成是否符合施工的標準,有時不大一致。因此,經過考試委員及專家的評估後,決定將考試內容設定為:針對系統是否能夠完整的繪製,同時又能呈現基本的機電專業能力,目的是為了確認考生對於機電建模是否有一定程度的熟練度。而機電建模的過程中需要使用相當多的元件,因此如何應用元件亦是考驗考生對於機電建模的能力之一。

會建模 也要會出圖
認證的第三個部分則是機電模型的出圖,目前業界對於機電出圖的標準較不一致,一般看到的非BIM 機電施工圖,常常遇到的情形是,換了一家廠商,圖就跟著不同,而回饋到BIM 的出圖上,也會發現在功能的使用上存在些許差異。因此,考試委員與專家在討論時,特別對此分析了幾種不同出圖的可能性,以及軟體操作差異所造成的呈現。而考量測驗時間為三小時,因此將試題限縮在基本的出圖呈現。

除了建模與軟體操作 也需要具備設計基本知識
簡單來說,機電建模可以簡單的類比成只要放了設備,再用管線連接就可以完成。最基礎的BIM 機電建模者大多可以完成這樣的模型。而為了提高鑑別度,除了考生的建模能力之外,認證測驗中也包含了許多對BIM 軟體本身的操控能力,如基礎環境設定、系統設定、識圖設定和模型本身的資訊取得等。此外,測驗內容也包含不同類型的機電基礎常識和BIM 基礎理論,並透過完成的模型或是提供的圖面,測驗考生的知識,若能通過此認證測驗,則代表考生除了能充分掌握BIM 軟體的操作之外,也具備機電設計與施工的基本常識。

依據考生回饋 持續修正試題
由於本次參加的考生都是來自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因此臺大BIM 研究中心在測驗後也獲得相當多專業的回饋,無論是在試題說明的呈現上,或是圖面表達的易讀性上,都有更多可以改善的空間,藉此也更了解到目前產業中機電人才的專業能力發揮到何種程度。此次測驗,考生的成績分布相當平均,整體結果可說是相當順利,而臺大BIM 研究中心也針對考生的回饋持續修正試題,以期更加符合BIM機電產業對於人才鑑別的需求。

2020 年辦理7 月與11 月認證測驗場次
台灣 BIM 聯盟於2019 年7 月與9 月試辦開放給聯盟會員的免費場次,回饋聯盟會員之餘,也邀請參與測驗的考生對測驗形式安排、考題鑑別度及考題內容等給予寶貴的建議。在歷經多次專家會議討論並調整測驗形式與內容後,2019 年11 月台灣BIM 聯盟首次辦理開放所有人參加的測驗場次。依往年規劃,建築塑模認證測驗於每年4、7、11 月舉行,然而因2020 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基於健康安全考量下,聯盟決議取消辦理4 月場次。幸運的是,因後續國內防疫有成,使得7 月和11 月場次能如期順利辦理。以下說明2020 年建築塑模認證測驗的調整方向,以及綜整考生容易失分的題型。

提高塑模配分比重 降低重複性軟體操作
綜合過去兩年考生得分狀況,通過率有上升之趨勢,從最初的約莫4 成,提升到約5 成5,表示考生的程度有明顯的提升。而自2020年11 月的場次起,聯盟調整了建築塑模測驗的配分方式。原本建築塑模測驗的配分方式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BIM 基礎知識,第二部分為軟體操作,配分為3:7;然而,從過往考生的得分狀況,發現有相當多考生在塑模部分的得分落在65%~80%區間,對這些考生而言,能否通過認證的關鍵在於BIM 基礎知識的得分表現。而因為
原本BIM 基礎知識每小題的配分高達3 分,使得許多考生儘管在塑模部分有相當不錯的表現,卻因為BIM 基礎知識多錯了一兩題,而無法通過測驗。以評分委員的觀點來看,這些考生的實力仍相當好,遂建議聯盟調降BIM 基礎知識之配分。為此,聯盟決議於2020 年11月場次起,將BIM 基礎知識的配分比重從30%調降至20%。

軟體操作部分 樓梯與出圖易失分
從過往考生的得分情形來看,樓梯建置與模型出圖是考生相對容易失分的部分。軟體操作需建置的基本元件中,樓梯一直是相對複雜度較高的部分,考生要獲得高分自然有相當的難度在。相較起來,出圖的技術難度沒那麼高,考生之所以容易失分,可能是因為目前業界BIM 建模作業中較少有出圖的需求,或許也反映多數BIM 模型並未實際用於施工或竣工交付使用的現象。除此之外,聯盟也規劃於2020年11 月場的認證測驗中,增加族群類型新建或編輯能力的評量,並再降低重複性操作的數量,以評量更多元的建築塑模基本能力指標。

網站預計於2021 上半年上線 各項功能逐步開放
考量未來認證測驗場次與考生人數增加,為提供聯盟會員及參與測驗之考生更好的服務,聯盟正在規劃建置認證測驗的統一入口網站(預計將於2021 年1 月底上線)。網站主要功能為提供考生查詢測驗資訊、教育資源,以及申請證書等,另提供雇主查詢證書有效性的功能。網頁架構規劃如下:
一、 參與測驗 
  • 測驗簡介
  • 場次查詢
  • 測驗須知
  • 成績查詢
  • 證書申請
二、證書查詢
三、相關資源
  • 教科書
  • 線上課程
  • 實體課程
四、FAQ
五、 聯絡我們
​
採用雲端桌面 北高同步考試
台灣 BIM 聯盟將持續精進BIM 基本能力認證的制度與辦法,制定更符合考生與雇主需求的測驗能力指標。目前每場測驗固定於臺北與高雄同步舉辦,皆採雲端虛擬桌面技術,可確保電腦效能的一致性與測驗的公平性,聯盟也期盼未來可以在更多的試場舉辦測驗,以降低考生參與測驗的成本,讓具備BIM 專業能力的人才更能被看見。

轉載自營建知訊第456期,頁77-82。
0 評論



發表回覆。

    RSS 訂閱

    文章類別

    全部
    中國工程師學會 工程雙月刊
    營建知訊

    發佈時間

    一月 2023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九月 2013
    八月 2013
    六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三月 2013
    二月 2013
    一月 2013
    十二月 2012
    十一月 2012
    十月 2012
    九月 2012
    八月 2012
    七月 2012
    六月 2012
    五月 2012
    四月 2012
    三月 2012
    二月 2012
    一月 2012
    十二月 2011
    十一月 2011
    十月 2011
    九月 2011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首頁
  • 關於BIM中心
    • 組織成員
    • 歷年活動
  • BIM專欄
    • 營建知訊列表
  • 出版/媒體
  • 教育活動
    • 年度訓練計畫
    • 學員回饋
    • BIM for Owners
    • 訓練活動
    • 研討活動
    • 開放式課程
  • 相關連結
    • 合作夥伴
    • 國內外 BIM 網站
  • 聯繫訊息
  • FB粉絲頁
  • 台灣BIM聯盟
  • 營建知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