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BIM研究中心
  • 首頁
  • 關於BIM中心
    • 組織成員
    • 歷年活動
  • BIM專欄
    • 營建知訊列表
    • 土木水利電子報列表
  • 出版/媒體
  • 教育活動
    • 暑期課程/高中職營隊
    • 年度訓練計畫
    • 開放式課程
    • 訓練活動
    • 研討活動
    • BIM for Owners
    • 學員回饋
  • 相關連結
    • 合作夥伴
    • 國內外 BIM 網站
  • 聯繫訊息
  • FB粉絲頁
  • 台灣BIM聯盟
  • 企業徵才

[營建知訊轉載]漫談ISO-19650全球瞭望與在地推展(下)張國儀 (2020.5)

5/31/2020

0 評論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ISO標準的稽核單位有哪些?如何分類?

臺大BIM研究中心謝尚賢主任進一步問道:ISO標準的稽核單位及分類有哪些?BSI(英國標準協會)稽核員兼課程講師郭瀚嶸經理表示,導入ISO的公司企業都需要提出符合標準的證據,因此需要第三方單位來進行查證與稽核,同時這些查證與稽核也比須遵照一些準則。「通常像我們BSI這樣的單位叫做Certification Body(CB),如果是監管單位叫做Accreditation Body(AB),一般ISO的標準,都會需要AB和CB的協助,這是為了讓標準可以普及化,某種程度需要有個單位去確保大家做的稽核手法是一致的。」
此外,郭經理也提到,當AB的規格更加普及化之後,所有導入ISO標準的公司就更需要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稽核手法。而對此,謝主任再進一步釐清:「也就是說,如果我今天是要輔導某個單位或組織能夠成功地被稽核,我本身並不需要去取得什麼認證,主要是看該單位過去的績效和成功率。」郭經理則表示,這是一種務實導向的做法,各家導入的公司可以用各種方式來佐證公司的能力。
 
BSI與營建院的訓練課程
​

關於目前BSI與臺灣營建研究院合作的課程,主要並非在訓練稽核員,而是在介紹關於稽核的精神。「其實訓練稽核員的課程還在發展當中,因為就整個稽核方案來說,AB還在形塑過程中,要達到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需要時間。」而對於未來是否可能有稽核課程,郭經理則表示,確切的時間很難說,可能還需要兩三年,他解釋:「應該是說,稽核手法可能比較快可以制定出來,至於稽核員專業的要求,是相對比較困難的。」
 
​
統包商與ISO-19650之稽核

談到去年熱騰騰問世的ISO-19650中文版,謝主任提出的疑問是,19650涵蓋的是一整個生命週期,而基本上統包商的生命週期只是中間的一段而已,所以在接受稽核時,是否只需將19650劃出來的這一部分流程處理好即可?對此,郭經理表示,這是個非常大的問題。「如果從稽核的方法論來說,某種程度需要藉由有效的抽樣來確保這個單位在這些事情上的有效性。但營建產業比較特別,所以19650這個標準才會拉得這麼長,既要顧到頭也要顧到尾。基本上我們會幫公司聚焦,如果超出這間公司可以做的範圍,也沒辦法驗證,以統包商為例,首先這家公司要先有BIM的案子,然後再看是否有EIR(Exchange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交換資訊需求)的要求,如果沒有,再來看如何解構業主的想法,自己去產出後面的提案與BEP(BIM Execution Plan),大致上是採取這樣的方式來做個節點切斷。」
而在之後的廠商管控部分,則有點類似於供應鏈的管理。「生命週期切好之後,我們就會往內延伸,舉例來說,我們會問公司如何評估這家廠商是否可以合作?之前有合作過的經驗嗎?或內部是否評估過自己的中長期營運目標?這個專案的管控到什麼程度?公司有多少人員、資源?多少IT設備已經分配到這個專案中?諸如此類的問題。也就是我們需要看到公司的規模、週期,以及內部管理的架構。」
 
至於要稽核專案中BIM的部分時,則會盡量請客戶在前期提出符合的相關證據。「有時並不是一個或兩個專案就能提出全部的範圍,所以我們會協助。傳統的抽樣手法是,假設有十個專案,就會依照時間、類型去抽樣,但我們現在是以符合性的證據為主,實際上說起來,也就是先確認這家公司初步有這樣的能力,至於抽樣的有效期,就會訂一個較長的時間,然後每年過來重新審查。」
    而在費用方面,郭經理說,BSI的證書是三年有效,一開始會先收初審費,中間持續稽核的部分則有維護費用,而在這段期間中也會進行重審,且重審中必須通過三次的稽核,否則就需要重新來過。他表示:「我們的證書效期比較短,目前是允許效期過後才稽核。但因為這是新產品,所以我們會針對老客戶持續追查稽核的方式來延續。」
 
所有單位通過稽核後,是否能解決協同作業的問題?

對於謝主任提出的這個問題,郭經理先是沉吟了一下。他表示,這也是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由於營建產業非常複雜,因此標準的原則基本上只是設立一個大方向,但大家要從原本就十分混亂的資訊流中來處理這些東西,實在不容易。
根據談話可知,儘管專案中各單位都通過了ISO稽核認證,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還沒有可對應的法規可以依循。例如,BIM level 2的精神注重的是BIM 應用,結構技師只要把圖面丟給軟體去做斷面分析,就完成他所負責的部分,法規也只以他簽核的圖面做為有效的資訊來源;而ISO標準則是希望把資料有效傳遞給負責的專業團隊,意思也就說,若遵循ISO標準,則各專業團隊之間需要有一套共用的交付準則與格式,若同時也要遵循法規的要求,則各專業就必須再另外交付符合法規的圖面資料,等於是團隊得做兩次工,相當耗時耗力。
 
ISO-19650提供產業遵循方向 可由專業第三方協助
​

從以上對談不難發現,某種程度上,導入ISO-19650對公司內部是有好處的,但是對於整個營建產業要達到BIM Level 2,似乎仍存在許多待解決的議題。對此,郭經理表示,ISO-19650事實上對業主部分有較多的著墨。現況是,業主不見得對專案的細節十分了解,所以廠商有機會打模糊仗,但若業主對BEP、pre-BEP比較有概念,廠商就無法有太多模糊空間。ISO-19650主要可以提供業主一個方向,若業主仍覺得不甚有把握,還可請專業第三方協助,而在營建產業中,這個第三方比較偏向PCM(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的角色。
也就是說,ISO-19650比較像是一個正向的產業溝通。郭經理說:「其實國際標準就是提供一個大方向讓大家遵循,但中間缺的是什麼?是符合台灣民情的規範,我們沒有辦法請英國或法國團隊來幫我們界定這件事情,只有我們自己可以做。」           (全文完)
轉載自營建知訊第448期,頁84-87。
0 評論



發表回覆。

    RSS 訂閱

    文章類別

    全部
    中國工程師學會 工程雙月刊
    營建知訊

    發佈時間

    三月 2023
    一月 2023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九月 2013
    八月 2013
    六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三月 2013
    二月 2013
    一月 2013
    十二月 2012
    十一月 2012
    十月 2012
    九月 2012
    八月 2012
    七月 2012
    六月 2012
    五月 2012
    四月 2012
    三月 2012
    二月 2012
    一月 2012
    十二月 2011
    十一月 2011
    十月 2011
    九月 2011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首頁
  • 關於BIM中心
    • 組織成員
    • 歷年活動
  • BIM專欄
    • 營建知訊列表
    • 土木水利電子報列表
  • 出版/媒體
  • 教育活動
    • 暑期課程/高中職營隊
    • 年度訓練計畫
    • 開放式課程
    • 訓練活動
    • 研討活動
    • BIM for Owners
    • 學員回饋
  • 相關連結
    • 合作夥伴
    • 國內外 BIM 網站
  • 聯繫訊息
  • FB粉絲頁
  • 台灣BIM聯盟
  • 企業徵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