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BIM研究中心
  • 首頁
  • 關於BIM中心
    • 組織成員
  • 歷年活動
  • 教育活動
    • 暑期課程/高中職營隊
    • 年度訓練計畫
    • 開放式課程
    • 訓練活動
    • 研討活動
    • BIM for Owners
    • 學員回饋
  • BIM專欄
    • 營建知訊列表
    • 土木水利電子報列表
  • 出版/媒體
  • 相關連結
    • 國內外 BIM 網站
    • 企業徵才
  • 聯絡我們
  • EN

[營建知訊轉載] 隨需BIM的新可能 康仕仲(2017.1)

1/31/2017

1 評論

 
隨需BIM的新可能
 
康仕仲  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土木工程學系BIM中心副主任
 
建築資訊建模(BIM)的價值已逐漸被業界認同,它不但可以促成協同作業的新模式,減少不必要的重複作業流程所造成的資源浪費,改善營建各階段的生產力,更能夠同步保存各專業於建築生命週期中所產生的重要資料。
 
BIM整合是艱辛工程
理想的BIM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無縫的資訊整合。然而無奈的是,要整合龐大複雜的營建資訊,其實無比困難。
營建產業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動輒五到十年,再加上進入營運階段後,整個生命週期更往往要超過五十年。資料要保存到五十年之久,談何容易?以資訊科技進步的速度,十年前製作的2D CAD模型檔案,就已經有可能無法開啟了,更遑論複雜的建築資訊模型。要在工程規劃初期就能預測到資訊技術的發展,達到整合良好的BIM模型,並讓建築生命週期的數十年間,都能有效的利用建築資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再加上營建產業具有從業人員多、工種多、權責分工複雜的特性,要整合BIM技術,更是難上加難。

過去二十年間,筆者經常聽到專業人員每每在談到建築資訊時,總是不斷地強調整合的好處,但也會立即說起整合的難處,其中包含了誘因不足、使用資訊方法不同、建模軟體不同等。任何一個環節就足以導致資訊無法有效地使用。不禁令人質疑:究竟整合是否是一條不可能的道路?我們是不是該開始思考不同的方向?

當雲端技術遇上資料科學
此時正值雲端技術與資料科學快速發展,帶來了新契機,值得BIM領域專家思考。雲端技術的發展,使硬體的限制逐步轉換成為專業的雲端服務,對各產業而言,大量的資料非常便捷的即可放置到一個平台上,而且幾乎可以無限制地擴充。當資料全部都在同一個平台上時,資料科學就變得非常實用。這些在雲端的資料,有機會透過人工智慧的方式疏理,人們得以方便地從龐大的資料中取出他們所關心的資訊,也能探索資料的關聯性,形成更高階的決定。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把BIM資訊整合的困難,從資料取得與建立之初,轉移到資料取用時的階段,這樣的作法,會更貼近使用的需求,也不會浪費許多資源在不確定的資料整合上。
 
隨需BIM的新可能
雲端技術的新趨勢,也讓筆者在思考BIM整合的另一個可能:隨需BIM(On-demand BIM)。
所謂的隨需BIM也就是不在BIM資料產生時整合資訊,而是在取用時,才根據使用者需求,在現有分散的工程資訊中,取用出所需的資訊,甚至透過自動化的方式,整合出符合需求的BIM。圖一中的左圖,即是現有的BIM整合思維,所有BIM的產生者,包含建築師、結構技師、營造廠、營運單位等,都必須把產生的模型資料繳交給BIM中心的管理者,而管理者則必須確認模型的正確性,將各類資訊整合起來,以利後續的使用。如此一來,未來的使用者,很可能是業主或營運者,就可以方便地使用BIM資訊。但這樣的設想實在過於理想性,BIM在整合時其實不容易包含所有的使用情境,再加上整合與使用之間可能有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差,人事異動、物換星移,整體上相當的不容易。
再來看圖一右則是更為恰當的隨需取用的BIM環境。建築師、結構技師、營造廠、營運廠商等BIM產生者,可以直接把發展中的BIM模型放進雲端環境中。由於所有的資料都已經在雲端平台,工程師即可根據各類需求,發展不同的BIM整合程式,並依據需求給予方便使用的檔案。舉例而言,一家醫院在營運的第十年需要更新氧氣設備,此時隨需取用的BIM就可以套疊當初的氧氣管線與結構圖,找出相關的圖資,並以pdf檔產出,方便醫院專業人員與設備廠商進行設備更新的討論。同時,也可以提供管道間的相關CAD圖檔,施作廠商則可據此進行細部設計。而在完工後,又可以把新的BIM模型放置到雲端,以利後續使用。
隨需BIM可以應用許多資料科學的技術。除了雲端平台外,首先應該要先發展出自動化的資料彙整機制,使之能夠擷取資料庫裡的資料、自動整併資料,並依需求輸出成特定的格式。隨需BIM也可利用機器學習,在非結構的資料裡,根據使用情境,尋找最需要的資料,並透過人工智慧,解析BIM的空間資訊與編修的時間資訊,快速整合出貼近使用需求的資訊。此外,也可以透過紀錄分析使用者行為,找到BIM最常被使用的方式,在雲端持續產製相關的模型,以利及時取用。
 
節省成本且貼近使用需求
簡單來說,隨需BIM能夠透過雲端技術與資料科學的各種方式,根據使用者需求,整合出所需的建築資訊。由於只要精確地準備所需資料,應可大幅減少BIM整合所需的資源。目前隨需BIM只是個概念,相關的自動化技術及人工智慧方法仍有待開發。比較起BIM整合的資源與複雜度,筆者認為,隨需BIM具有較大的潛力,值得工程界先進參考。

Picture

圖一  整合的BIM(左)隨需BIM(右)比較圖

轉載自營建知訊第408期頁73-75

1 評論
鄧偉誌 link
11/22/2017 11:36:42 am

哪家營造廠,能夠開始使用深入(機器)學習來增進BIM AI學習能力,就能大幅降低浮濫成本,進入精實成本擠身國際有競爭力廠商。

回覆



發表回覆。

    RSS 訂閱

    文章類別

    全部
    中國工程師學會 工程雙月刊
    營建知訊

    發佈時間

    三月 2023
    一月 2023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九月 2013
    八月 2013
    六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三月 2013
    二月 2013
    一月 2013
    十二月 2012
    十一月 2012
    十月 2012
    九月 2012
    八月 2012
    七月 2012
    六月 2012
    五月 2012
    四月 2012
    三月 2012
    二月 2012
    一月 2012
    十二月 2011
    十一月 2011
    十月 2011
    九月 2011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首頁
  • 關於BIM中心
    • 組織成員
  • 歷年活動
  • 教育活動
    • 暑期課程/高中職營隊
    • 年度訓練計畫
    • 開放式課程
    • 訓練活動
    • 研討活動
    • BIM for Owners
    • 學員回饋
  • BIM專欄
    • 營建知訊列表
    • 土木水利電子報列表
  • 出版/媒體
  • 相關連結
    • 國內外 BIM 網站
    • 企業徵才
  • 聯絡我們
  • EN